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认知差异:成长总是痛的 (第4/6页)
真是讽刺。她想着。即使自己再怎麽不悦、难受,还是谨记着用所谓的「我讯息」取代「你讯息」、谨记着要同理对方、谨记着责怪不能解决事情──感谢系上四年的训练和打工处老板夫妻的身教言传──好友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她的同理,然後用一种残酷的冷静把事实分析给她听。 这就是所谓的朋友吗? 眼泪擦了又擦、擦了又擦,花了七分钟的时间,她才有办法回覆好友,她没有要她赶出来,也不是说会影响拍摄,而是还需要去协调後续的问题。她不打算责怪她,只是很难克制自己不会有情绪。最後谢谢好友提早告知她,留给她时间去处理,待她忙完期末、情绪缓和之後再连络摄影棚。 即使千百个不愿意、即使心烦意乱,她还是接下问题准备善後。期末前的最後一堂课,老师又追加了两份报告才放人,她回到家看看时间,离打工还有半个小时,遂乾脆往地上一躺,放任自己无声地在崩溃十五分钟,才起身把脸洗净去上班。 好友一直没有回覆,她心不在焉的端起笑脸面对客人,一边反省自己是不是把话说太重了。 下午六点四十六分,好友终於有了回应,只有四个字。 ──嗯,辛苦了。 嗯、辛苦了?她将手机摔回柜台上,用力地摀住自己的嘴。如果不是地点不合适,她真想放声大笑。 自己很认真地在自省,得到的回覆,竟然就只是这样吗? 想要大笑的冲动过去,紧接着是想要痛哭的感觉。 是不是因为太过熟识,所以才会如此?是不是因为无论对方是迟到、延误,只要能给出理由,她都会说没关系,不会跟对方生气,让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